食品安全报名网
Food Safety Registration Network

福建食品生产长效治理机制初显成效

发表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104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2023年,福建省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以防范化解生产领域食品安全风险为重心,着力全面从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破解监管难点痛点,管服并重,标本兼治,变“被动管”为“主动防”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严”字当头 突出压力层层传递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日常监管力度。一是监管力量全省覆盖。全省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 34457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 15656家次。组织第三方机构完成 52家重点企业的风险排查工作,风险排查发现问题 668项次。二是精准整治重点领域产品。深挖根源纠治 10类高风险重点食品。指导福州市食安办和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出台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监管工作 11条措施,实施数字化可视化监管、加大抽检监测、推行内部“吹哨人”等措施。推动宁德市市场监管局探索“穿透式”监管机制,实现海参制品从原料验收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监管。三是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推进 “两超一非”问题长效治理,开展“两超一非” 点题整治“回头看”。全省发现并查处“两超一非”案件 71件。


坚持“服”字为要 把握精准治“病”救企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寓服务于监管,助企纾困解难。一是多举措开展“靶向诊疗”。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问诊把脉”,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对全省234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帮扶和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发现问题2169个,提出建议 1274条。截至 2023年 12月底,全省监督抽检 3批次以上不合格企业数 43家,比 2022年同期大幅下降 55家,降幅达 56.12%。二是推动漳州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测“共享实验室”试点,实现检测人员、检测平台、检测技术等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势互补,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检验难、检验贵的难题。三是打造“信用+风险”监管模式。依托监管信息化平台,引入通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修订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即时分享并推送至监管人员掌上终端,科学配置基层监管力量。


坚持“提”字立标 致力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抓前端,治未病”,引领食品生产企业提档升级。一是开展先进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在全省范围内筛选50家企业开展先进管理体系认证及运行试点,帮助企业在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货检验等方面进行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同时通过强化宣传引导,以点带面,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掀起 “认证热潮”。二是持续推进小作坊提档升级。完成 8个省级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试点建设,得到国务院食安委的肯定。指导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 307家食品小作坊开展全覆盖数字化改造,以“视频+数据”“物联+ AI”形式实施“阳光”监管,产值比2022年同期提高近 12%。三是探索扶持新业态发展模式。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预包装冷藏膳食团体标准,开展预制菜行业调研,邀请专家对全市 192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开展管理体系专题培训指导。四是信息赋能乳制品质量提升。筛选 2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开展远程非现场监管试点工作,共设立并调试传感摄像头 28个,实现生产关键点影像信息、预警信息、温湿度等数据实时同步到监管端。(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报名咨询13693518320/微信同号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报名指南  |  资料下载   在线报名 |   服务时间:08:00-17:30 (周一至周六)

版权所有:中都教育© 2014-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yts.org.cn 邮箱:baokaoban@126.com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镜像网站 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鄂ICP备19017669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