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五全为基、六有为要”总体思路,通过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食品流通专项监督检查、巩固农村假冒伪劣整治行动成果和开展大型连锁食品销售企业体系检查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全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态势稳中向上。
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抓实日常监督检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为基础,督促食品销售者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精准防控风险隐患。通过制作《食品经营(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用要求》省级地方标准解答视频、PPT 等形式,积极利用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
同时,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与动态风险评定一体化工作理念,组织开展校园周边食品销售企业食品安全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针对食用农产品中砂糖橘颜色异常、部分水产品兽药残留高、蘑菇漂白、牛羊肉掺杂造假及进口水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开展全省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工作交叉检查,通过交叉检查,以查代训,互相学习,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创新农批市场监管举措,开发并使用全省农批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市、县、所三级市场监管部门每月逐级上报农批市场信息归集和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查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全省农批市场入场销售者档案、食用农产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相关信息,有效提升了食用农产品监管效能。
组织对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分级培训,针对“生鲜灯”禁用的新规定,通过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了提醒告知,部署开展全省农产品市场照明灯具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在全省部署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巩固行动,以整治“山寨食品”为切入口,以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首次对全省2家大型食品连锁销售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合法合规体系检查。通过体系检查,督促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建立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覆盖其经营全环节、全流程、全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有效防范食品风险隐患。
为了强化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全省以红牛、乐虎、劲酒等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为重点检查品种,开展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保健食品风险排查工作。同时,广泛开展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宣传,指导基层开展“送您一朵小蓝花——特医食品健康你我他”等系列活动。(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